
一场跨越200,000年的探索之旅

最近刷脱口秀的同学一定会留意到「不配玩」这个话题,一想还真实,一方面当手机和ipad变成了带娃和娃自己的标配,当玩具只有被贴上「开发智力」才能好卖时,另一方面是「玩耍」却被贴上了「不务正业」的标签。

可是当大家在这次营期的最后一天坐上自己造的车并开起来的时候,洋溢在大家脸上的笑容和快乐是骗不了人的,那就是「我们要玩!」
千里之行始于最小的螺丝和螺帽,因为是自己的座驾,所以每个娃都惜命无比,我们尝试在确保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如何搭配、组合并操作各种工具。

每个娃对自己的车的外形都有独到的设计和想法,而他们给车设计出来的每个功能可以说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真实遇到的问题:没水喝了怎么办?要上厕所了怎么办?无聊了怎么办?作业忘了怎么办?联系不上爸妈了怎么办?

从方向舵的调教到动力系统的安装,娃们不单单需要了解各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安装流程,还需要在近千个大大小小的零件中进行辨别、寻找并最终安装到位。

当工作强度越来越高,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足以完成的时候,孩子们自发的形成了新的工作团队,互相讨论、彼此支撑,期间偶尔的小冲突自然不会缺席,不过孩子们自有他们的智慧,不断尝试从「错」中学习。

随着工作进度的深入,孩子们需要学会如何更高效的完成当日的工作目标。除了制作技巧和工具的合理运用,项目管理、流程控制以及品控的学习也自然的在过程中发生,孩子们透过一次次的「丢失」、「找不到」、「装配错误」等等小问题,在老师们的陪伴下不断让自己形成更好的业务流和项目管理意识,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材料,为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断踩稳基石。

当真正手握方向盘的那一刻,娃们脸上的笑容犹如这个夏天最灿烂的烟花,这一刻他们收获的不只是自己的一个作品,更是自己在整个营期中对自己的观察、了解、成长与关爱。
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老师们讨论今年夏天STEAM主题时,大家看着过往已经完成的对于老洋房考察、桥梁搭建、探索声光电水等不同元素时带来的收获和启发的同时,我们也回到思考:「为什么要由童画家做STEAM营?」在各种摆事实讲道理后大家一致认同的是通过过往5年的摸索,课程中「A-art」相对其他几个字母来说是如此的重要,没有了A的stem更多偏向了科学探索和工具使用,而有了「A-art」的加入,则有了人文关怀并照耀出每个孩子的不同、也映射出他们身上那些闪闪发光的品质。所以童画家steAm营的目标不是为了完成一个什么,而是借由探索的过程让孩子们能够与真实的自己相遇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今年选的课题还是生活中几乎每个娃现在天天见的东西-「车」,我们遇见了8000年前没有轮子时,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人在运送石料时的不易,也路过了7000年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倒在泥地上的那棵树,从而见证了文字中第一次出现了有轮车辆。

从古苏美尔的Uruk工匠刻在石板上的画到3500年前一对年轻父母给孩子做的带轮木马玩具,轮子这个现在看来司空见惯的东西却让人类整整花费了200000年才让它得以被发明出来。

而现在随处可见的各种轮胎品牌、汽车品牌,则是曾经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并推动科技向前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而这一刻,我们跨越时空与先贤们相遇。
营期虽然只有短短的6天,孩子们和老师们却在互相支持、彼此成就的过程中让每一个想法诞生,并让自己的好奇心推动着每一次的尝试去进行。就像最近读到书里的一句话说的那样「与其不断重复一句不会错的话,不如试着讲一句错话。」那我们的steAm营就是「与其不断重复一个不会错的事,不如试着做一件可能会失败的事情吧!」
7月盛夏收获满满,我们8月见哦!